築基課程(初級)
第一式(平氣): 調順氣息,強壯肺部和氣管,排毒,治耳水不平衡,面癱、面歪,復初步提昇免疫機能。
第二式(猿式): 強肝、健脾、大補氣血(按:肝的範圍,包括膽)。
第三式(熊式): 養腎、健脾、大補氣血(按:腎的範圍,包括膀胱和生殖器官)。
第四式(龍式): 益心、健脾、大補氣血。
第五式(虎式): 壯肺、健脾、大補氣血(按:氣功,肺,範圍包括整體呼吸系統,氣管和支氣管在內)。
第六式(鶴式): 開啟膏肓,以便日後修習氣入膏肓一式;同時,藉順練法進一步提昇肺部及氣管之進氣功能,根治睡眠窒息;又舒展肩、背、兩臂脈絡,防治肩痛、上肢風濕;同時,亦是三階段降伏五十肩之第1步。
第七式(龜式): 強固頸椎,防治骨刺,按摩頸部神經中樞,舒緩緊張情緒,促進腦下垂體荷爾蒙分泌,鞏固腰椎;同時,藉逆練法進一步提昇肺部及氣管之進氣功能;同時,亦是三階段降伏五十肩之第2步。
第八式(洗胃法): 清除胃腸殘渣,通便、助消化、增食慾。
以上,是為初階八式,其主要作用,在於補益氣血,强固五臟六腑,使體魄精神,回復至與年青時無異,各式中年以後常見的慢性頑疾,於是,自然痊癒。
第九式(氣入四肢): 活動手足筋骨神經,使人四肢有力,防治手足風濕、長年冰冷、麻痺、濕疹和癬疥;同時。亦是三階段降伏五十肩之第3步。
第十式(練膺): 通膺,使橫膈膜上下活動有力自如,以便日後修習練橫膈膜一式;同時,治頭痛,促進腦部賀爾蒙分泌,預防腦溢血,復強力運動腳筋。
第十一式(摩三腑): 按摩胃、小腸、大腸,提升其功能,幫助消化和吸收,去除腸道脂肪,纖腰減肥,大幅增益腸道內之益菌數量,結果…。
第十二式(練上臂): 活動手臂以至手指肌肉筋骨,強壯雙腿筋肌關節,防治四肢風濕、蠕動大小腸,促進吸收排洩之餘,亦且活動丹田。
第十三式(氣入丹田): 運氣入丹田,補益中氣、壯膽、防治神經衰弱及抑鬱症。此式,亦是後面各搬運招式之入門式。
第十四式(練眼): 明目安神,防治老花、散光和近視。
第十五式(練橫膈膜): 防治橫膈膜鈣化,抗衰老;同時,令丹田有力,促進胃腸蠕動,幫助消化、吸收和排洩,強壯鼻道,精益平氣,鞏固脊椎。
第十六式(氣入膏肓): 疏通心肺和背部血管,卻病延年,防治心肺血管栓塞,根治背痛。
以上由第九至第十六式,是為中段八式,專練丹田有力,延壽強身之餘,亦為後面的「搬運」招式打穩根基。而「搬運」,亦即「氣走諸穴」是也。
第十七式(馬式): 強壯兩腿筋肌、膝關節,暢通雙足血管;同時,活動手臂手指肌肉筋骨,使人手足便捷,雖至高齡,也無龍鍾老態。又主治更年期常發之四肢關節硬化症候。
第十八式(練甲狀腺): 促進及平衡甲狀腺分泌,常練,免病之餘,自許精力充沛,體態勻稱,同時,杜絕頸紋。
第十九式(心腎相交): 主治長年失眠、神經衰弱。
第二十式(美容搓面法): 促進分泌,消除臉面斑點和皺紋,使人容光煥發,肌膚柔滑,面色紅潤,也去眼袋,防治頰肉鬆墮。
第廿一式(鳴天鼓): 舒緩腦部神經,助眠,增強聽覺和記憶力。
第廿二式(一足湧泉): 精練腿功三部曲之初階。三部曲,功能反弱為強,
一者:暢通血管至趾尖,光潤肌膚,袪除水腫,寒冬不凍;二者:強筋壯骨,護膝健步,防治風濕;三者:增新肌,除贅肉,塑造理想線條。
第廿三式(練鼻膜):專治初起傷風感冒,主旨增強免疫系統和鼻腔黏膜的更新功能,多練,小病可免,復提升嗅覺功能。
第廿四式(氣貫百會): 運氣入腦,疏通腦部血管,促進腦細胞和微血管增生,永保頭腦清晰,感官敏銳,防治頭痛和中風,刺激腦下垂體及松果體之賀爾蒙分泌。
以上由第十七至廿四式,是為高階八式,專注「搬運」,主旨在於暢通全身上下各部血脈,熟諳之後,練之以恆,必致長壽安康,朱顏永駐。
第廿五式(太極八式之提、舉): 大補氣血,振奮精神,引氣入骨,強固骼膜,專治骨質疏鬆,復強烈激發AMP酵素分泌:滅癌,除糖尿,抗血管硬化,治高血壓,防中風,調理青光眼,減肥,開胃……而復返本歸源,強固骨架。
第廿六式(太極八式之推、拉): 續上。
第廿七式(太極八式之揪、按): 續上。
第廿八式(太極八式之抓、抱): 續上。
第廿九式(透指功): 運氣直透指尖,強固兩臂筋骨,任練左右腦,疏通腦部血管,防治頭痛和中風,促進腦細胞和微血管增生,永保頭腦清晰,感官敏銳,復刺激腦下垂體及松果體之賀爾蒙分泌。
第三十式(氣入雙脅): 擴闊胸腔,增加兩肺容積,鞏固脊柱、肋骨和脅部,練淋巴,增高;同時,亦是練鐵布衫之預備式。
第卅一式(練筋): 主治年老上肢酸軟無力及顫抖,壯心。
第卅二式(上下走氣): 引氣入四肢,令皮下污垢隨汗氣排出體外,防治手足皮膚敏感、濕疹和癬疥,使人四肢強壯有力之餘,復促進甲狀腺分泌,常練,免病之餘,自許精力充沛,體態勻稱,同時,杜絕頸紋,長保生氣勃勃。
以上由第廿五至卅二式,是為結業八式,其主要作用,是在於返本歸源,強固骨架;而同時,旺血補氣,奮發精神。
晉階課程(中級)
第一課:雙足湧泉(一足湧泉之晉階版本) + 起床功(舒暢血脈,奮發精神。)
第二課:練腎上腺:前、後式(促進或平衡腎上腺分泌,補益免疫功能。)
第三課:腰增中氣(練丹田、增中氣、令呼吸道有力、治耳水不平衡。)
第四課:俯功廿四式(壯腰骨、增腿力、拉脚筋、去腹脂。)
第五課:氣貫雙拳(練雙拳、長臂力、固腰骨、鞏馬步之餘,亦且壯氣。)
第六課:甲狀腺:其二
第七課:餓虎擒羊(平衡腦部血壓)
第八課:皮膚走氣(經毛孔排除皮下污垢)
第九課:平氣夾擊(氣入雙脅精進版之基礎式)
第十課:氣入腎(漸暖式練腎) + 氣入雙脅之精進版(技擊入門:未學打人,先學捱打。)
第十一課:排除腹腔炭氣法(深度練氣及體能)
第十二課:臂背功(強臂健背)
第十三課:蛤蟆功 (練平衡和彈跳力)
第十四課:小周天之丹田、膀胱、衝門 (通任脈四關之三)
第十五課:小周天之海底、尾閭 (通任脈第四關而至督脈首關)
第十六課:小周天之氣上鼻準 + 氣還丹田(打通任督二脈並周而復始)
第十七課:氣貫雙拳打四方 (練臂力、筋力、膂力和馬步之餘,亦且壯氣,益丹田。)
第十八課:雙拳下擊(練手勁、壯氣、益丹田。)
第十九課:氣貫湧泉行路(不假內勁,以外力練湧泉。)* + 生熱法
第二十課:氣貫腳趾尖 (練胸腔、臂力、膂力、腿力至腳尖。)
第廿一課:桶子功(健肺擴胸:吸氣只入不出,前胸渾圓如桶。)
第廿二課:托天功(氣通三焦)
第廿三課:銅皮鐵骨*(練鐵布衫) + 金龜式(練腿力、臂力、膂力)
第廿四課:丹田加硬法(鞏固丹田) + 下進法**
第廿五課:調息法(調順呼吸) + 打坐法 (回復精神,調理動功不宜之諸般頑疾。)
第廿六課:延長呼吸法(加強腹式呼吸) + 睡眠呼吸法(練就悠然入夢)
第廿七課:雙手百會循環(練腦、運氣至掌,提昇手掌整體細胞更生速率:根治主婦手,維持手掌幼嫩;同時促進血液循環。)
第廿八課:運氣入骨(力入臂骨) + 練睪丸**
第廿九課:停止意識(袪除雜念,收攝心神。) + 腹部生丹(更固丹田)
第三十課:練陽蹻(練跳躍能力、腰骨。)
第卅一課:練陰蹻(抗失眠及...?)
第卅二課:吐納法(重複深層吐納,促進新陳代謝。)
* 口述,無示範。
** 只授男性學員
精進課程(高級)
第一課:氣貫百會通七竅(氣貫百會之精進版,練腦之餘,亦且順氣、通鼻、調暢耳管、淚腺。)
第二課:和臟腑(內勁外功,協力調和五臟六腑。)
第三課:氣入腎盂穴(強固腎盂。夫腎盂,收集尿液之細胞叢是也。)
第四課:旱地拔葱(力貫脾、胰兩臟,大補免疫功能,抗癌,根治糖尿,鞏固腰骨雙腿。)
第五課:收縮法(強固尾閭)
第六課:練帶脈(暢通奇經八脈中之帶脈,調順女性月事之種種問題;又强固腰骨,對付耳水不平衡。)
第七課:直入湧泉(練湧泉之極致)
第八課:拉臂功(練臂力)
第九課:頸背功(强固頸背)
第十課:後視法(鬆弛頸椎、腰骨,防治筋骨萎縮老化。) + 傳氣法(傳氣於人,舒緩對方痛楚及筋肌緊張。)
第十一課:行氣法之湧泉、百會(促進上下身之血液運行)
第十二課:氣通任督(加強任脈運轉,强固甲狀腺。)
第十三課:閉氣法 (靜功:純用意念,激發人體自愈機能,鎮痛,癌病剋星。 )
第十四課:命門發熱(促進血液循環。練久之,勞而不倦,冬不畏寒。)
第十五課:對口穴進氣(加強督脈運轉,强固頸椎。)
第十六課:洗大腦(促進左、右腦功能) + 玉液金丹 (促進唾液分泌。止咳、防癌。)
第十七課:膏肓呼吸(氣入膏肓之靜功練法)
第十八課:遁地法(健步如飛,練平衡。)
第十九課:局部運氣(力透四肢,練大周天之必經途徑。)
第二十課:合掌功 (站立靜功,練各手指及其對應之內臟。)
第廿一課:腿呼吸(靜功:活動腿腳,最宜用以對付航空經濟客位症候群。)
第廿二課:五口氣(氣走諸穴,練大周天之必經途徑。)
第廿三課:托天蓋地(高級版本練三焦)
第廿四課:和八脈(貫通奇經八脈)
第廿五課:使氣導引(練食、中指和下肢關節。) + 長生秘訣(傳說中道家之還精補腦作法)**
第廿六課:百會進氣(疏通腦部血管,降血壓,防中風。) + 氣壯牙(靜功:固齒,防牙周病。)
第廿七課:龜息功(靜功:胎息。) + 守祖竅(靜功:內視,練松果體。)
第廿八課:吞日月之精華(滋陰,補陽。) + 練髮(治神經衰弱,失眠,防治脫髮。)
第廿九課:定神法(靜功:平伏心情。) + 守黃庭(靜功:收腹,閒練丹田。)
第三十課:五臟提升(靜功:練胃、大腸、小腸。)
第卅一課:守竅法(靜功:氣走諸穴)
第卅二課:大周天(靜功:盡通十二經絡,奇經八脈。)
** 只授男性學員